第一篇总论
1.穿透作用:是指X线穿过物质时不被吸收的本领,X线的穿透力与
管电压相关,与物质的密度和厚度相关。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2.荧光作用: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荧光,它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
础。
3.感光作用:由于电离作用,X线照射到胶片,使胶片,上的卤化银发
生光化学反应,出现银颗粒沉淀,称X线的感光作用。感光效应是X
线摄影的基础。
4.电离作用:物质受到X线照射,原子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这种
作用称为电离作用。
5.造影检查:用人工的方法将高密度或低密度物质引入体内,使其改
变组织器官与邻近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成像区域内组织器官的形态
和功能的检查方法。
6.对比剂:引入人体产生影像的化学物质。
7.阴性对比剂原子序数低、吸收X线少,是一种密度低、比重小的
物质。影像显示低密度或黑色。包括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8.阳性对比剂原子序数高、吸收X线多,是一种密度高、比重大的
物质,影像显示高密度或白色。包括钡制剂和碘制剂
9.直接引入法通过人体自然管道、病理瘘管或体表穿刺等途径,将
对比剂直接引入造影部位的检查方法。包括口服法、灌注法、穿刺注
入法。
10.间接引入法: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将对比剂引入体内,利用某些
器官的生理排泄功能将对比剂有选择性地排泄到需要检查的部位而
达到造影检查的目的。如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造影。
第二篇普通X线成像技术
1.实际焦点:X线管阳极靶面实际接受电子撞击的面积称之为实际焦
点。
2.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X线摄影方向上的投影。
3.标称焦点:实际焦点垂直于X线长轴方向的投影。X线管规格特性
表中标注的焦点为标称焦点。其焦点的大小值称为有效焦点的标称
值。
4.听眶线:外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
5.听眦线: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
6.听鼻线:外耳孔中点与鼻前棘的连线。
7.瞳间线:两侧瞳孔间的连线。
8.听眉线: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的连线。
9.眶下线:两眼眶下缘的连线。
10.中心线:X线束居中心的那一条线。
11.斜射线:X线中心线以外的线。
12.焦一片距:X线管焦点到胶片(探测器)的距离。
13.焦一物距:X线管焦点到被照体的距离。
14.物一片距:被照体到胶片(探测器)距离。
第三篇数字X线成像技术
1.模拟:是以某种范畴的表达方式如实的反应另-种范畴。
2.数字图像:成像采用结构逼进法,影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系列
亮度值是离散的,每个像点都具有确定的数值,这种影像就是数字图
像。
3.矩阵是一个数学概念,它表示横行和纵列的数字方阵。矩阵越大,
图像越清晰,分辨力越强。
4.像素:是在矩阵中被分割的小单元。
5.图像的数字化是将模拟图像分解为-一个矩阵的各个像素,测量每
个像素的衰减值,并把得到的衰减值转变为数字,再把每个像点的坐
标位置和衰减值输入计算机。
6.采集矩阵是数字曝光摄影时所选择的矩阵,是每幅画面观察野所
包含的像素数目。
7.重建时间:指阵列处理器用原始数据重建成显示数据矩阵所需要的
时间。.
8.噪声:是指不同频率和不同程度的声音无规律地组合在-起。数字X
线成像中的定义:影像上观察到的亮度水平的随机波动。
9.信噪比(SNR):信噪比是信号与噪声的比。信噪比是评价电子设
备灵敏度的一项技术指标。即有用信号强度与噪声强度之比。
10.窗宽(W):窗宽表示所显示信号强度值的范围。窗宽越大,图像
层次越丰富;窗宽越小图像层次就越少,对比度越大。
11.窗位(WL):是指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
12.IP板:是CR成像系统的关键原件,是实现模拟影像转换为数字
信息载体。由表面保护层、PSL荧光层、基板层、背面保护层组成。
13.光激励发光(PSL):潜影经过激光扫描进行读取,IP被激励后以
紫外线形式释放出储存的能量,这种现象叫光激励发光(PSL)。
14.协调处理也叫层次处理,处理影像的对比,调整符合诊断的层
次,调节整体密度。如:胸部摄影:肺、纵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