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技术我院成功开展超声介入诊疗技术
TUhjnbcbe - 2021/3/8 21:35:00

介入性超声是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与介入放射学和介入核医学一起组成完善的介入放射学学科,被誉为“第三大诊疗体系”。通过超声导引导下将诊断或治疗器械导入人体的操作都应列入介入性超声内容。依其介入的目的,其内容包括诊断性和治疗性两大类。

介入操作的方法包括:

医院超声科介入超声的专项学习,结合我院目前实际情况,我科能够开展的项目具体如下:

(1)体腔积液置管引流术(胸腔、腹腔、心包腔等)

(2)中心静脉置管术(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

(3)各部位肿块穿刺活检术(乳腺、甲状腺、肝脏、腹腔等)

(4)多部位囊肿的硬化治疗(肝肾、腹盆腔、乳腺、甲状腺等)

(5)脏器穿刺活检术(肝脏、肾脏等)

(6)脓肿(膈下、盆腔、肝脏等)穿刺引流术

(7)造瘘术(胆囊、膀胱、肾脏)

(8)皮下组织穿刺术(脓、血肿)

(9)血管瘤硬化剂注射治疗

现将介入超声常规项目如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和组织活检、含液性包块及管、腔的抽吸、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简单介绍如下:

超声导向穿刺细胞学检查已成为鉴别肿瘤良恶性或鉴别体内积液性质的有效方法,由于有超声导向,并且使用细针,近乎无创,所以准确而安全,已被广泛应用。组织学活检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预期值高于细胞学检查,能对摄取组织进行电镜、组织化学、免疫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特殊检查,为临床提供全面而详实可靠的诊断信息,对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人体管道、体腔或器官组织内的病理性积液、血肿、脓肿或胆汁、胰液、尿液等体液郁积达到一定容量时,病变组织的形态、功能产生异常,就会出现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超声引导的穿刺引流术常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脓肿、囊肿、浆膜腔积液、胆管或泌尿道梗阻、颅内血肿、脑室积液的穿刺引流。对抽出液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和生化检测,作出鉴别诊断和指导用药的同时,还可以置引流导管进行治疗,达到减压、消炎与囊肿硬化等作用。

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就诊。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技术我院成功开展超声介入诊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