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和肖占祥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不惜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忍受着刺鼻难闻的尿液为患者在飞机上导尿,医者仁心让人动容。作为一个泌尿外科的医生,我们也要通过这个事件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患者会在飞机上发生这么严重的尿潴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去避免这类的紧急状况再次发生?
飞机上为何会突发排尿困难?排尿困难主要指的是尿液排出不畅,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膀胱里有尿却排不出的现象。
排尿困难按原因可以分为三大类: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以及混合性梗阻。具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尿道狭窄、尿道肿瘤;糖尿病晚期并发症、控制排尿的肌肉功能失调;前列腺增生、急性前列腺炎等。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影响排尿的疾病可能也越大,同时男性尿道比女性更长,且易患前列腺增生。所以,老年人排尿困难要比年轻人多,男性排尿困难的发病率要比女性高。在飞机上,由于空间比较局限压抑,也会导致出现排尿困难的现象。原因可能是精神压力和长时间局限久坐,导致排尿反射迟钝导致。医生为什么要吸尿救人?不同的原因所致的排尿困难,在治疗上有很大差异。比如,膀胱结石导致的排尿困难,需要行体外碎石等治疗。而像上文这位老人发生的这种疑似急性尿潴留的情况,就需要立刻导尿了!导尿的途径一般有2种,一是导尿管导尿,二是做膀胱穿刺造瘘。放导尿管导尿是将一根管子从出尿口(解小便的位置)逆向放进膀胱里,这样尿液就可以通过管子排出体外。而膀胱穿刺造瘘,则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在小肚子上制造一个连接膀胱的通道,随后将导尿管置入通道,使膀胱里的小便经过导尿管从小肚子流出。
飞机上,两位医生为老人制备的导尿装置就属于简易的穿刺导尿。一般来说,穿刺导尿后,尿液会通过压力差自然流出体外。但是由于机舱内空间有限,加上老人的膀胱过于充盈导致膀胱肌肉收缩功能减弱,以及穿刺针头太细等缘故,使得穿刺引流后小便仍不能顺利排出。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外力驱使,所以在当时紧急情况之下就只能通过医生吸尿来帮助老人排尿了。憋尿引发的危害“当年顶风尿十丈,如今顺风尽湿鞋”,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它当成一句玩笑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这句话会越发的引起我们无限的感慨......很多男性朋友以为,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在下降,需要补肾......其实,尿的远近和肾功能没有关系,它主要与膀胱与尿道的功能状态,以及尿道是否有梗阻、炎症有关系,而这一切都容易受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肾脏产生的尿液经输尿管储存在膀胱中,当在丘脑神经控制下排尿时,膀胱内压升高——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经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完成整个排尿的生理过程。可是当前列腺发生炎症或者增生时,会引发包括膀胱出口梗阻在内一系列的下尿路症状(LUTS):①储尿期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②排尿期症状:排尿踌躇、排尿困难以及间断排尿等;③排尿后症状:排尿不尽,尿后滴沥。这些所有排尿障碍症状,可以统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BPH-LUTS)。BPH-LUTS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该病在40岁以后进入高发期,发病率在40岁~60岁的男性人群中占到40%~50%,而年龄80岁的老年男性人群中,BPH-LUTS高达83%。目前,《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中指出BPH的治疗主要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减轻下尿路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首先,对于轻度的下尿路症状,尚未明显影响患者生活BPH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等待,比如不要久坐、多运动、饮食清淡和多饮水。其次,对于中-重度的下尿路症状BPH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比如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M受体拮抗剂等,但是这些药物单一使用效果不佳,往往需要联合使用,联合用药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而且还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药物相互作用。最后,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下尿路BPH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手术或者激光治疗。研究发现,40岁以上BPH的患者往往会伴有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BPH合并ED发生率高达70%。治疗ED合并BPH新的治疗方案:他达拉非(商品名:希爱力?)是全球唯一被欧洲泌尿外科指南与中国国家药监局推荐用于同时治疗ED合并BPH-LUTS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可以有效舒张下尿路平滑肌,改善梗阻症状,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炎症反应,作用效果与坦索罗辛0.2mg相当,同时还可以改善男性勃起功能,一石二鸟,值得尝试和探索。来源:科普中国、泌尿外科谭兴银
编辑:宣传科新媒体工作室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