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重医二院聚焦前沿第44期肾移植资质落地
TUhjnbcbe - 2025/7/16 12:10:00

终末期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众所周知,肾脏疾病很难治愈,而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唯一最有效的手段。6月10日,重医附二院正式获批肾脏移植执业资格。得知此消息,百余名患者纷纷进行了手术预登记,他们渴望告别被笼罩在尿毒症阴影下的“灰色日子”,一旦有肾源,该院将帮助他们重返正常生活,去追求属于他们的“诗与远方”。

重医附二院获批肾移植资质

老病患期待“重获新生”

48岁的段先生(化名)是重医附二院泌尿肾病中心的老病患了。两年前,他被确诊为“尿毒症”,自此只得依靠每周3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此次,重医附二院获得肾脏移植执业资格,让他充满期待:“这些年来,被笼罩在尿毒症阴影下的‘灰色日子’,终于有希望消失了……”段先生第一时间向主治医师表达了想进行肾脏移植手术的意愿,并登记报名。如有合适的肾源,他将成为该院泌尿肾病中心第一批“重获新生”的患者。

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高达10.8%,患者约1.3亿,其中终末期肾病人数约万。重医附二院泌尿肾病中心主任医师张克勤教授表示,肾脏终末期患者也是通常所称的尿毒症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目前仅在重医附二院,就有余名肾病终末期患者正在接受透析治疗,他们每周需要透析3次,来回奔波无疑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肾脏移植,通俗的讲就是换肾,即将供者的(有正常功能的)肾脏移植给有肾脏病变并丧失肾脏功能的患者,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项有效手段。”张克勤教授介绍,肾脏移植患者1年存活率约90%以上,5年存活率70%,肾脏移植术后存活20多年的患者比例很高,世界上肾脏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病人已度过了将近半个世纪。接受了肾移植,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去工作、去生活,甚至去追求“诗和远方”。

集多学科优势于一体

为肾移植手术夯实基础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肾脏移植意愿及符合移植条件的肾病终末期患者急剧增多。重医附二院泌尿肾病中心将在未来逐步满足更多患者的肾脏移植需求,为尿毒症患者保驾护航,建立重启生命的坚固屏障。

据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中,泌尿肾病中心取得了一系列治疗技术突破,凝心聚智打造了五大学科特色:肾脏替代的一体化治疗,借助内外科优势互补,提供定制化医疗服务,显著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率、生存质量;全面的免疫监测及移植后重症感染防治,为患者提供全周期肾脏移植的精准管理,构建肾移植数据平台;应用先进的设备、创新的治疗手段为全院乃至全市提供一流的脏器支持治疗;内外协作全面诊疗肾脏囊性疾病、慢性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建立集配型、诊断、监测于一体的临床实验平台,为慢性肾病及肾脏移植相关患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当然,肾脏医院的综合实力,以及各科室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据介绍,该中心综合了肾内科、泌尿外科、血液净化与肾脏移植等多个学科优势于一体,其中肾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年均行肾脏病理穿刺余次,动静脉内瘘手术超台次;泌尿外科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唯一国家级泌尿外科药理基地,年均手术0余台次,三级以上手术占比70%以上,具备腹腔镜或后腹腔镜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等各种微创手术开展能力;肾脏移植学科为重庆市肾病与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具备移植配型、DSA监测、病理诊断等技术,可开展双重血浆置换、免疫吸附、CRRT等多种血液净化治疗……这些看似简单的数据,却传递着该中心的从容与实力,“多部门”的合作,将显著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同时,张克勤教授也指出,开展肾脏移植技术,除了有泌尿肾病中心提供技术保障外,还需要检验科、病理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诊疗团队的配合与支持。

“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

打造高水平人才梯队

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开展肾脏移植手术夯实基础;高水平的人才梯队,则为肾脏移植手术提供智力支持与砥柱力量。据了解,该中心学医院引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作为“首批重庆卫健委认定的肾移植资质医师”的他,已经从事肾脏移植、肾脏疾病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30余年,丰富的临床经验让他可以自如地应对手术中各种状况。

近年来,该中心不断优化人才梯队结构,建设了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的医护队伍。据介绍,中心现有医护29人,其中医生11人,包含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博士3人、硕士5人……由他们组成的肾脏移植团队及移植内科管理团队,可切实保证肾脏移植的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的肾脏移植平台,该中心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先后派出医护人员近10人分别医院、医院、医院、浙江大医院学习肾脏病理、肾脏移植手术、肾脏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及肾脏移植术后护理、血液净化等相关诊疗知识。同时,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到院现场指导,积极参加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器官捐献与移植培训会议,医院开展合作交流会议,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拓展自身的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该中心围绕急慢性肾损伤、移植免疫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在肾脏移植领域科研硕果累累:成功申报了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项,四川省科委重点项目1项,目前在研课题共5项,近三年累计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文期刊30余篇。

肾移植准备工作已就绪

已有百余人预登记

此番获得崭新发展机遇,医院及泌尿肾病中心近年来的充分准备。自年起,重医附二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连续两年将器官捐医院“1号工程”。

据悉,年6月底,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开业,为促进肾脏移植技术落地,医院在江南院区泌尿肾病中心配备了独立移植病房,引进大批器官移植相关设备,包括:Lifeport、ECMO、脑死亡鉴定设备、倒置荧光显微镜、Luminex等。共开放床位46张,其中肾脏移植隔离保护区床位11张,设施设备为目前重庆市最优。除此至外,成立院级器官获取组织(简称OPO);培训扩大专职协调员队伍;成立脑死亡鉴定团队;开辟供体转运绿色通道;完善伦理委员会工作相关机制……一步一步扎实推进肾脏移植准备工作。

这背后,还有器官捐献工作的稳步推进。近3年来,该院器官捐献捐献数量持续居于重庆市前列。年6月至今共完成捐献90例,其中肾脏个。张克勤教授呼吁,“器官捐献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如果人们在生命的最后,能够捐献出自己的器官,献出大爱,将会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截止目前,在重医附二院泌尿肾病中心预登记进行肾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已有百余人,大部分人已完善所有术前检查。该中心肾脏移植团队也已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万事俱备,只待肾源,获批肾脏移植执业资格后的首例肾脏移植手术,有望在近期进行。“未来,肾脏移植团队将在技术创新方面不辍追求,为更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赢得新生,为更多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和健康保证。”张克勤教授强调。

就医指南》》

一、关于肾脏移植受体,到底有何限制?

1.年龄,现阶段对于年龄没有明确的限制,当年龄大于60岁时,需严格评估患者的心肺肝脏以及血管等功能,判断患者是否耐受。

2.伴有活动性肝炎患者需病情控制后再考虑肾脏移植。

3.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疾病活动期不宜马上做肾脏移植。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不适宜马上做肾脏移植。

5.体内有活动性慢性感染病灶的患者,应先系统治疗,控制稳定后再做肾脏移植。

6.患者有恶性肿瘤且已发生转移的患者禁忌行肾脏移植,因为免疫抑制可能使肿瘤发展或复发。

二、可在“重医附二院”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医二院聚焦前沿第44期肾移植资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