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村里的大爷叔叔们悄悄商量要去采一种野果。我问他们去采什么野果,采那种野果干啥用,他们只是笑笑,并不做答。
今天早上,这些大爷叔叔们结伴同行,向山里进发。我大老远悄悄跟着他们,看他们究竟要采什么野果。
到了山里后,才发现他们是要采一种被我们称为“毛刺糖葫芦”的野果。说句实在话,这种野果我并不待见,原因是它的果子上长满了刺,在采它的时候一不小心会扎手,一旦被它的小刺扎了,手会肿几天也好不了。况且,它并不是一种水分很充足的水果,打开后里面其实也比较干燥,而且还有核,去掉核、刮去皮后仅有一点点果肉,味道也不是很甜。所以,除了小时候摘过并被扎过手后我从来不摘这玩意儿。但不知这些大爷叔叔们急慌慌地摘这野果是干啥用呢?难道是一种什么主贵的药材吗?
带着这种疑问,我找到了一个老中医进行询问。老中医说~~这种野果的标准名称叫:金樱子果。又名: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罐等。金樱子果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这果子别看着样子怪怪的,果肉又很少,吃着也不甜,但它的用处大着呢!那些大爷叔叔们之所以要悄悄地采集它们,是自己回家泡酒喝呢!这种果子泡的酒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之功效。常常被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的治疗。尤其对于遗精病症的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
哦,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那些大爷叔叔们神神秘秘的采它,原来是治疗自己难以启齿的病症啊!
为了详细弄清楚这种野果的功效,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据《寿亲养老新书》(金樱子煎)介绍:治脾泄下利,止小便利,涩精气可把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的金樱子果,擘为两爿,去其子,以水淘洗过,捣烂,入大锅以水煎之,不得绝火,煎约水耗半,取出澄滤去渣,仍重煎似稀汤。每服取一匙,用暖酒一盏,调服。另据《本草经疏》介绍:“十剂云,涩可去脱,脾虚滑泄不禁,非涩剂无以固之。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肾与膀胱为表里,肾虚则精滑,时从小便出,此药气温味酸涩,入三经而收敛虚脱之气,故能主诸证也。”可见金樱子果的确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呢!看起来我需要重新认识这种野果了。
今年,大爷叔叔们占了先机。他们漫山搜寻将金樱子果都采回了家。山上是没有这种果子了。等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我要早做准备与他们“分一杯羹”去,不能让他们都占了便宜。因为这山是公家的,所以,这果也是公家的,我也有一份呢!采回来后咱也泡些酒给我那“有些毛病”的同学送去,想必,他一定会感激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