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同样体会着春运的温度——走进沈铁“12306”客服中心
新华沈阳1月17日电(徐扬)春运正酣。在车站和列车以外,有那么一群铁路人,他们在电话那一边,24小时不间断接听旅客咨询和投诉;他们是问不倒的铁路“百事通”,他们是旅客买不到票的“出气筒”,他们是春运的幕后英雄。
这是铁路部门新成立的“12306”客服中心,也是春运的一支温度计:客流激增,问询量也爆满。16日,来到沈阳铁路局“12306”客服中心,感受这里的春运温度。
大厅里30个人工席位满满的,每个人都紧张忙碌着。“您好……电话订票号码是‘95105105’……每个有效证件每天订票不能超过3张。”35岁的值班员王丽萍边问边答,简洁明快。电脑上显示着,等候接入的电话量还有36个。
声音有些沙哑但很温和,如果不是当班主任告诉,根本听不出王丽萍发烧38度。
“没办法,客服中心这两天都累倒五六个人了,我倒下就少一个人接电话。”的采访,让王丽萍有了一点休息的时间。“每天7时上岗,晚上10时下班。上来就开始接电话,12个小时要接400个电话;我休息,400个旅客就打不进来电话了。”
拉开王丽萍办公桌的抽屉,里面是一杯泡着浓浓胖大海的水,杯子一旁是润喉片。“这是工作必备品。”王丽萍笑着说,就是铁人一天说上10个小时话,嗓子也要冒烟了。
客服中心主任张晓平说,今年1月份以来,沈阳局“12306”日均电话流量3.2万个,最高峰达到8.1万个,其中人工接听量占到了60%。“特别是订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车票的那几天,每个电话后面都有40多个在排着。”
电话呼入量太多,就只能压缩客服人员的休息时间。上厕所要一溜烟,打饭、吃饭、刷饭盒,加在一起只有半个小时。
时间长、强度大、要求高,是“12306”工作的特点。客服中心里一半工作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列车长。
35岁的王丽萍曾在大连客运段担任列车长7年。“坐在电话前,就是代表铁路。规章*策要烂熟于胸,不能出差错。”王丽萍说,今年铁路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用就打电话咨询。
“问题主要集中在票。电话怎么订票、互联怎么取票、预售期多少、有没有余票?”王丽萍说,这些都是热门问题。“要用最短的时间、最简洁的语言,让旅客听明白、会操作。”
运能紧张,一票难求。“12306”不卖票,却要承受有些买不到票旅客的责难。
30岁的王玉光担当“12306”的专家席。“有的旅客刚接通电话,就开始骂人,话很难听。”王玉光说,“我听得出是没买到票,有的还喝了酒。我不能挂电话,也不能跟他理论,等他把火出了,气顺了,我再解释。”
电话里不能生气,心里头委屈憋屈。有一次,客服中心一个武警转业的小伙子,半夜给张晓平打电话诉说委屈,说自己没说错话,却遭到对方破口大骂。
“我能说什么呢?”张晓平说,“只能是安慰他。电话这么多,难免有不文明的。但呼入量这么多,说明旅客需要我们、信赖我们。”
帮助旅客解决实际困难,则是“12306”最开心的事情。几天前,一位80岁的老人将一双自己喜欢的皮鞋忘在上海到长春的火车上。老人的女儿打来电话说,母亲心疼得吃不下饭,能不能帮忙找一找。
“12306”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联系到了车长,找到了那双鞋。珍爱的物品失而复得,老人特意让女儿送去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中午12时采访结束,离开沈阳铁路局“12306”客服中心,30个人工坐席依然在问答中坚守岗位。春运,一张火车票可以让游子归家,一个温和的电话也会让旅程带有春意。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千千万万奋战在春运一线的普通劳动者,无疑是春运里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