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年10月,云南昌宁县田园镇龙泉村漆树坡小组的村民王某等人,一大早来到了村外的大甸山上取土烧砖。大甸山是一座大山,海拔米,这里的土质很适合用来烧砖,在山下有一家小型的砖厂,王某等人是这家砖厂的员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山上取土。经过几年的挖掘,大甸山已经被挖到了半山腰处,山上到处都是因为取土而形成的坑坑洼洼的土坑。王某等人跳进一个大土坑就开挖起来,他们必须在今天上午将土坑的泥全部挖出,以满足砖厂大量的用泥需求。哀牢山“挖到了一把刀!”中午时分,王某突然惊叫起来,他从厚厚的黄泥巴里挖出了一把造型奇异的铜弯刀,这把弯刀锈迹斑斑,刀身上有人面纹路,看上去显得神秘而精美。众工友纷纷过来端详,大家都觉得这把弯刀肯定来历不凡,于是建议他拿去上交。王某将这把弯刀交上去后,村里立刻将情况上报。当地市县文物联合考古队闻讯后赶来,将发现弯刀的地方圈了起来,进行了重点发掘。在专家的发掘下,发现弯刀的地方又接连挖出了大量青铜钺、青铜钟等物件。砖厂“这下面肯定有古墓!”发现大量青铜器物后,专家立刻对这里进行深入发掘。发掘工作进行了长达多天,专家在发现青铜刀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又一座古墓,连成一大片。整个大甸山原来就是一座巨型墓葬群,大大小小的古墓深埋在土山各处,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在长达多天的发掘中,专家共清理出古墓座,古墓的形制分别为竖穴土坑墓、斜坡土洞墓和瓮棺墓三种,其中竖穴土坑墓座,土洞墓23座,瓮棺墓1座,出土各类随葬品余件,有青铜器、铁器、玉器、琥珀等等,这些器物大多精美,堪称国宝级宝藏。哀牢山古墓群在发掘的所有古墓中,出土青铜刀的那座古墓(编号M2)是最大的一座古墓,出土了26件(套)青铜器物和古玉珍宝,有人面纹铜弯刀、銎铜弯刀、铜长矛、铜剑、铜臂钏、铜柄铜钺和铜指护等,M2大墓墓主应该是一位贵族或者将军,其地位极高。其中,出土的两套铜指护最为特殊,铜指护每套5件,器物整体如同船型,两端非常锐利,护指长短不一,长8.8—14厘米,宽1.8厘米,这是戴在手上保护手指头的。在古墓内侧,还发现了两堆碳化了的蔑箍物,呈长筒状,这是古代的篾箍腿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护膝,这是古代士兵套在腿上护卫腿部的器物。王某捡到的青铜刀在发现的古玉中,有大量的玉龙、玉牛、玉虎等物品,这些古玉造型古朴美观,价值连城。此外,还有大量的琥珀珠、玛瑙串、绿松石串等器物。可惜的是,M2棺木已经腐朽,墓主遗骸也已经散碎,而且并未发现有墓志,青铜器物上也没有发现铭文。如此规模的古墓,在滇西一带是非常少有的,尤其是青铜时代的墓葬。为了揭开这些墓葬的来历之谜,专家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深入研究,在经过比对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出土的器物后,专家得出了一个推断——这是哀牢古国的墓葬。青铜指护在历史上,哀牢古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这个神秘的古国位于哀牢山附近,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著尾。”哀牢山古墓从这段有点类似神话的记载可以看出,哀牢国之祖为沙壹,沙壹在湖中碰到沉木怀孕,生了10个儿子。而沉木却是龙所化,沉木化为龙之后,9子见状害怕都逃走了,只有小儿子留了下来,龙于是舔舐小儿子,沙壹将小儿子取名为九隆。九隆长大之后,因为得龙舔舐,身上具有神力,因此被9位兄长推为哀牢王。九隆就是第一代哀牢王,也就是哀牢古国的开创者。哀牢国人以龙为图腾,在身上刻画龙形,写字以龙文为字,穿衣服留有一条尾巴,类似龙尾。哀牢古国的诞生经过,自然是神话了的过程,这种神话传说与龙生九子的传说颇为类似,也与“天降玄鸟,落而生商”一样,都是远古先民对自然的一种朦胧认识。哀牢王柳貌与杨终东汉时期,有一个名为杨终的人编写了一部《哀牢传》,记载了哀牢国的一些事迹。杨终所写的《哀牢传》是根据当时出使哀牢国的使臣回来的描述所写。《哀牢传》已经失传,所幸的是后来的专门记载西南地方史迹的《华阳国志》,收录了《哀牢传》的大部分内容。在《华阳国志》转录的《哀牢传》里记载:“九隆代代相传,名号不可得数,至于禁高,乃可记之。禁高死,子吸代。吸死,子建非代。建非死,子哀牢代。哀牢死,桑藕代。桑藕死,子柳承代。柳承死,子柳貌代。柳貌死,子扈栗代”哀牢国境内梯田及领土范围这段记载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哀牢古国的八代国王名号,这个记载到底对不对呢?翻开《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的记载,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段话:“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这段记载出现了哀牢王柳貌的名号,柳貌正是《华阳国志》记载的第7代哀牢王,可见当年杨终编写的《哀牢传》记载的是真实的历史。除了《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有这段记载外,《南中志·永昌郡》也记载:“扈栗(柳貌)愿率种人归义奉贡,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也记载:“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抑狼(柳貌)率种人内属,说:“其邑称王者七十七人,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玛瑙珠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在永平十二年,第7代哀牢王柳貌率领部属内服汉朝,汉明帝非常高兴,将哀牢王所属的地盘归为哀牢、博南两县,哀牢王共有人口户,人口人,地盘面积东西长达三千里,南北纵横四千六百里。这个规模在汉代时期,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方国了。哀牢古国仅有这几条历史资料,由于缺乏直接的考古资料证明,哀牢国一度被认为是不存在的古国,有人甚至认为哀牢国就是夜郎国的误称,对哀牢墓葬遗址更是没有任何发现。因此,哀牢古国几千年一直都是一个谜团。出土的铜剑等器物大甸山哀牢古国墓葬的发现,首次揭开了哀牢古国的神秘面纱,哀牢古国这一消失了两千多年的神秘古国,终于浮出了水面。当然,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哀牢山古国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尚未发现。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这个千年古国之谜将会得到彻底的揭开。参考文献:《昌宁哀牢古墓发掘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