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4名地质调查员的遇难地有多凶险遗体转运1
TUhjnbcbe - 2024/5/11 16:43:00
专家详细介绍白癜风丸说明书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55281/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官方账号」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最初发现的三位失联人员遗体,一位队员的衣服已经掀开,露出了腹部,脸上还有笑容。”这是典型的失温后出现的症状。据云南省普洱市哀牢山“11·15”联合指挥部通报,截至11月23日21时50分,4名遇难人员遗体已由救援人员转运出哀牢山,并移交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图片来源:澎湃新闻视频截图连日暴雨、山势坡陡增加了转运难度,遗体转运用了2天1夜。有知情人透露,“搜救队员带着遗体,22日才走了米。”参与转运工作的当地村民也表示“路非常滑”,共有60多位村民协助搜救队搬运设备。图片来源:中青网视频截图有救援队员披露,4人是从临时过夜地前往作业地时出事的,距离终点不过米。他们使用的是机械罗盘,因哀牢山上有磁力紊乱现象,影响罗盘正常使用,产生错误的方向指引,导致他们一直在围着临时营地转圈。有失联人员被发现时面带微笑,说明遇难前曾现失温症状。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据报道,此次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年龄在25岁至32岁之间,均有部队服役经历。进山时,他们携带了RTK定位设备、罗盘、工兵铲等专业工具。按常理,他们遭遇失联的可能性,较普通人应该低得多。云南资深地质调查专家王宇坦言,此次事故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云南地质工作高峰时期,仅地矿系统就有从业人员2万多人,也只发生过个别地质队员在陡崖边、溶洞里探测时失足摔落伤亡的事件,从未发生过3人以上地质队员遇难的重大事件。”图片来源:中青网视频截图王宇认为,即便专业人员携带了专业设备,也常常会遇到原始森林中没有通信信号等情况。一旦没有信号,现代定位设备无法派上用场,就得靠作业人员所掌握的传统技能、野外经验和常识来脱困,所以野外工作和生活经验的传承、各种意外事件的防范、处置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都很有必要。调查员的遇难地有多凶险?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从云南省普洱市者东镇樟盆村进入哀牢山腹地野外作业后失联。在搜救数日后,11月22日早晨,这4名工作人员全部被找到,不幸的是,他们都已遇难。本次事件让位于云南省中部的哀牢山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公开资料显示,哀牢山是古哀牢国东界界山,位于中国云南中部,为云岭向南的延伸,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哀牢山分布范围很广,涉及楚雄州的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普洱市的景东县、镇沅县,玉溪市的新平县,仅在普洱市镇沅县的面积就达到13.5万亩。搜救人员图片来源:视频截图据报道,哀牢山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和俯冲的产物,与红河深大断裂共生,新构造运动强烈。受内外力共同作用,断裂构造发育,山体隆升幅度大,河流急剧下切,形成深度切割的高中山地貌。“这意味着哀牢山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变化强烈,行进困难。”由于哀牢山山体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顶到山麓就有6种气候类型,包括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气候复杂,容易遭遇天气突变。”哀牢山为世界同纬度生物多样化、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区。这里有包括绿孔雀、黑长臂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内的众多野生动物,和以“植物活化石”梭罗树为首的千余种高等植物,森林郁闭度极高。“人一旦进到密林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和遭遇毒蛇、蚂蟥、野兽等。”此外,哀牢山原始森林雾气重、无道路、无通讯信号,都给野外活动带来困难。来源丨澎湃新闻、北京日报、中新网等编辑丨张兰
1
查看完整版本: 4名地质调查员的遇难地有多凶险遗体转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