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4名地质队员为何同时遇难云南哀牢山多雷雨
TUhjnbcbe - 2024/5/11 16:43:00

年11月13日,四名地质调查队员在云南哀牢山的原始森林中失联,并于第二天被确认遇难。经过8天的搜救,无人机使用热成像仪成功发现了失联者,最终确认4人均已遇难。

针对这次地质队员失联及遇难的原因,各种说法在互联网上纷纭出现。有人说是野兽袭击,有人说是滑坠受伤,还有人说是饥渴、瘴气,也有说因为寒冷导致失温等等。然而,这些说法无法解释为什么四位有野外生存经验的年轻人同时失去生命,并且三人倒卧在同一位置。根据无人机热成像图像的分析,他们很可能遭受雷击。

根据救援组提供的信息,从11月14日开始,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内一直有降雨,并且有时降下大雨。地质队员们遗落在山间的雨衣碎片也证实了这一点。哀牢山地处横断山脉向南延伸的部分,地势陡峭,森林覆盖率超过80%,水汽丰盛。受山区地形影响,温暖潮湿的空气会被推向高空,从而频繁造成地形降雨。

雷电在山区常见,雷电有可能击中任何地方,尤其是高大的树木更容易引雷。当地面感应的正电荷受到云层中负电荷的吸引流向树冠高处时,就会在天地间建立起电流通道。人的电阻相对较低,如果流过树干的电流跳出来并改道从人体进入地下,人就会遭受到电击。每年全世界约有人因雷电死亡,其中非洲和印度占大多数。

闪电到达地面后,电流会沿着地表向四周扩散开来,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当下雨时,地表附近的含水量更高,湿润的土壤成为电流的良导体。如果人在电流通路上,就会遭受间接雷击。每年因间接雷击而死亡的牛羊更是数以千计。

哀牢山腹地是无人区,几乎全被茂密的森林覆盖。地质队员肩负着森林资源调查的任务,需要穿越陡峭的地形,到达指定位置。由于经常下雨,他们可能没有选择地方躲避雨水。此外,定位设备在茂密森林中的信号接收可能存在困难,雷击事件发生在刹那之间,无法躲避。

这次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无论是地质队员、野外考察人员还是普通游客,在进行长距离户外活动之前,一定要搞清楚目标区域的气象情况,避免在可能发生雷雨的季节穿越山区森林。此外,对于野外生存技能,我们需要加强防雷击的训练,选择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避雨,散开站立,双脚并拢蹲下避雷。

总的来说,四名地质队员的遇难很可能是因为遭遇了雷击事件。他们在哀牢山腹地执行任务时遇到了强烈降雨和雷电活动,没有及时躲避,导致遭受到了电击。这次事件提醒我们,在户外活动中要注意气象情况,并加强对防雷击的认识和训练,以保障个人的安全。

1
查看完整版本: 4名地质队员为何同时遇难云南哀牢山多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