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手套,轻柔地拔出老人身上的造瘘管,麻利地消*造口周围。上门为老人换药,市妇保院外科病区医生张维维坚持了两年。昨天是重阳节,他和外科的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带着慰问品和医疗用品,再一次来到横峰街道汇川王村的王宗现家中为他换药。
78岁的王宗现20年前被查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此后病情渐渐严重,行动不便,腿部的肌肉萎缩,只能躺在床上。五年前,王宗现因前列腺增大做了膀胱造瘘手术,需要定期更换造瘘管。然而,将毫无行动医院很不方便。
两年前,张维维在朋友那儿得知了王宗现的状况,分析了他的情况后,张维维决定上门定期为他换药。
平时,张维维会趁晚饭前的休息时间给王宗现换药。有时忙碌到晚上八九点,张维维到家时才想起来忘了给王宗现换药,尽管一身疲惫,但他还是会赶去换药。
接触了两年,王宗现的家人对张维维十分信任,也很感激。“坚持一次两次可能比较容易,可张医生坚持了两年多,已经换了六七十次,对我们来说真是帮了大忙。”王宗现的女儿王雪琴说。
王宗现的妻子是一位勤劳、传统的老太太,24小时陪在王宗现身边照顾他。晚上也无法安睡,每隔两小时就需要起床查看他的呼吸情况,为他翻身,防止长褥疮。王宗现无法控制排便,她一天需要为他擦洗好几遍。有时候,老太太会向张维维说起照料的艰辛,常常忍不住抹眼泪。
“老太太很不容易,一直以来护理得很细致。对我们医疗工作者来说,为他换药是一件简单的事。王宗现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我们想在这段日子里尽量给他提供更好的医疗照护,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张维维说。
因为身兼医务科和外科,张维维近期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了,有时抽不出时间及时为王宗现换药。而王宗现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换药周期从半个月一次缩短到了每周一次。为了给老人更细致的医疗照顾,张维维发动整个外科病区的医护人员一起为老人换药。这一提议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积极响应,大家决定今后每周日上午,轮流给王宗现换药。
当天,一起去探望老人的孙医生在给王宗现的医疗用品的箱子上留下了妇保院外科病区五位医生的号码,并叮嘱王宗现的家人,需要帮助时可以拨打任意一位医生的电话。
(温岭日报叶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