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玉米
彝族女子
彝族老妇
云南琢木郎
南诏国的贵族后裔
图文
谢光辉
那年
云南巍山赫振伟
邀我去琢木郎
经历诡异离奇
回来后
迟迟未能动笔
今天笔头一抖
把它写出来了
琢木郎是云南巍山县城之北40多公里外的一个彝族山村,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上段。村里女人不论年龄大小,上山砍柴,下地种田,常年都穿色彩艳丽、头饰像花冠似的彝族服饰。年轻妇女穿葱绿绣红花的衣服,颇有现代时尚的香艳;上了年纪的妇女穿湖蓝锦缎上衣配黑底紫色绣花无袖长褂,稳重高贵。如此炫眼奢华的服饰,我在云南彝族乃至其他少数民族中从未见过。
十多年前,巍山有一名彝族女歌手参加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们第一次看到如此鲜艳华丽的服饰,大为吃惊,吃惊之后的第一个反应认定歌手为比赛设计服饰,连连摇头,责怪她作秀。事后憨厚的赫振伟郑重地向评委解释:这是我们彝族妇女日常生活中穿的传统服饰。彝族妇女为什么穿这种服饰呢?巍山旧名蒙化,唐代,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南诏统一五诏在西南边疆建立起显赫一时的多民族贵族政权,和唐朝相始终。据说南诏国灭亡时,一批宫廷女子逃进深山躲藏下来,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女子能走多远?40多公里的山路,大约二三天路程吧,她们为了让后人牢记自己的贵族血统,一直保留了这种独特的服饰,照此说法——琢木郎是南诏国贵族后裔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驮柴
背草
做衣服
山泉水
早餐
那年我去琢木郎,进山的水泥公路还没修,山道崎岖狭窄泥泞。赫振伟提前给村长打电话说我们要来。大理摄影家叶伟的北京吉普车皮实,加上他路熟车技又好,硬着把车开进琢木郎。刚下车,村民穿着簇新的衣服,站在村口敲锣打鼓放鞭炮,以为是欢迎我们,其实不是,村里正在办喜事。新娘家在村口,新郎带着亲朋好友来娶亲。他俩是初中同学,都是琢木郎人,迎亲娶亲,不费周折。或许新郎在昆明打工的缘故,比较新派,穿一套蓝色西装,胸前别了一朵大红绢花,一眼便能认出来;新娘依旧是穿传统的彝族服装,在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女人中很难辨认。
婚宴开始,主持婚礼的一位长者念《喜经》,新郎敬天地、拜祖宗、给岳父岳母送财礼。岳父岳母给新女婿右手系上一条红绸带,设宴就席。婚宴的酒菜早就准备好了,露天临时搭起炉灶。十几桌宴席设在院内,方桌长凳,男女双方的客人,分席入坐,吃肉喝酒很热闹。最热闹的是打歌庆贺新婚,亲朋好友穿着新衣服,跟在吹芦笙人的后面,在庭院按顺时针方向,合着节拍,载歌载舞。
新婚夫妇
新郎拜神
迎亲
送嫁妆
等新娘
嫁妆
准备喜宴
彝族小孩
等待吃喜宴
喜宴上菜
瞧新娘
彝族服饰
彝族妇女的鞋子
午后,一名四十多岁男子,手握一支青竿杆,头缠一条细长的白布,神情悲伤,从小三家村急冲冲的翻山赶来报丧。报丧人死了父亲,他的弟弟是琢木郎的入赘女婿。哥哥报丧后,水不喝一口扭头就走。弟弟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卟通跪地,泪流不止,撕下一条白布缠头,让媳妇通知亲戚,叫人上山砍来竹子,请篾匠扎纸人、纸马、纸房子,做纸钱和白幡。下午三点多钟,弟弟擎着白幡,率琢木郎的亲朋好友二十余人,抬着纸人、纸马、纸房子,翻山越岭回老家奔丧。
小三家村口有人接迎,每人踩火坑进村。庭院大门两侧竖了三柱纸钱,门坊上贴有白纸书写的挽联,客厅设灵堂,一具棺木上盖了红绸被面,棺木前搭了案桌,遗像前供香烟、白酒、茶和死者生前爱吃的食物,周围摆满了纸扎的童子、马、鹿、麒麟等送葬物品。庭院用松、柏搭起大棚,众孝子披麻戴孝,满面泪水,凄凄切切跪在棺木周围哭丧。
晚上,庭院中间燃起篝火,主丧的阿闭(巫师)开吊,念彝族的《忆魂经》,经文念毕,芦笙师引领众人拉开打歌场子,男女老幼齐上场,打歌人陆续增加,如盘龙般旋转。打歌调的旋律,缓慢悲伤,歌词主要是赞颂死者生前如何善良,乐于助人,照顾乡亲,体贴家人,同时安慰亲属节哀顺变。其间,孝子们频频举杯向打歌人敬酒,通宵达旦。
早晨,彝族小三家村
村民开山修路
彝族老妇
彝族老妇
上山砍毛竹回来小文
图
上山放羊小文
图
琢木郎村口小文
图
琢木郎村民上山放收小文
图
琢木郎村彝族民居
老人过世
抬着纸房子纸马奔丧
奔丧队伍
奔丧途中休息
纸人
丧事
亲友们头缠白布戴孝
子孙们守灵堂
丧事
通宵守灵
出殡
出殡
出殡
早晨,出殡结束,我们一夜没睡翻山回琢木郎,上到山顶迷路了,竟然那二十几个琢木郎人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们表情古怪,私下议论昨晚自己有没做错事?想来想去都说没有,但为什么会迷路呢?肯定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亡灵和鬼魂,不然今天怎么会遇到「鬼打墙」(迷路)?我说,大白天哪来鬼打墙?几个人半信半疑地点点头,是呀是呀大白天怎么可能啊?但我们怎么会迷路?仍有人提出质疑。大伙面面相觑,有人开始盯着我们的相机,怀疑昨晚是不是拍进了鬼魂,会不会把鬼魂带来了?哪有这种事,别瞎扯了,我急于要赶去巍宝山参加一年一度的彝族祭祖大典,跟叶伟说,咱们不管怎样往山下走,走到山脚再说。叶伟看我决心已定,于是我们两人披荆斩棘往下走,走到山脚。哈哈……这不是杨家村么。叶伟高兴的认出来了。
打歌
打歌
彝族祭祖大典
彝族祭祖大典打歌
彝族祭祖大典活动
参加祭祖的彝族老妇
叶伟杨家村有熟人,他找人开了一辆摩托车送我去巍宝山参加彝族祭祖大典,自己徒步返回琢木郎开车。叶伟到琢木郎时,恰好那二十多个人也回来了,说是我们一走,他们就找到路了。
——这件事,真的有点诡异离奇。
如一摄影坊:NO
来自第一手图文采访
致力于人文摄影报道